(资料图片)
“我认为,‘传统’不是一根可以被无限拉长的橡皮筋,它更像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上面的每一环都承接着过去,也连接着未来。”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人物画家吴宪生看来,自己最重要的使命便是通过中国人物画创作,在“传统”这条无尽延绵的链条上接续好属于当代的一环。
走进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以神取形——吴宪生作品展”,165件人物画作品串联起吴宪生50余年的艺术生涯。观众既能在《十送红军》《沉重的手印》《耕者有其田》等主题性美术创作中感受时代脉动与家国情怀,又能在《立秋季节》《盖新屋》《家常话》等作品里体味渗透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众多佳作集中体现了吴宪生的绘画风格与艺术成就,折射出他在中国人物画语言探索与实践上的心路历程。
创作属于中国的、现代的人物画,力求让作品既有浓郁的中国风格,又能反映真实的时代面貌,是吴宪生始终坚守的“一个方向”,在此基础上,他还将自己的中国人物画创作总结为“两个拉开”“三个结合”和“四个坚持”。
“我们要与西方绘画拉开距离,首先需要充分了解西方绘画的风格、技法与审美理念;我们也要与传统的人物画拉开距离,这同样需要建立在对传统的深入研究之上。”吴宪生认为,现代中国人物画创作既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要“扬我之长,避己之短”。
展厅内,不少艺术爱好者在作品《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前席地而坐,通过对画临摹,细细品味画中人物的面部表情与衣褶细节。该作品描绘了在葡萄成熟时节,人们身着多彩的服饰,小心翼翼地将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采摘入篮的情景。吴宪生充分运用传统中国画以线造型的方式勾勒人物轮廓及衣纹,每每结构转折之处,皆可见线的顿挫缓急,尽显律动之美。而在塑造一张张洋溢着灿烂笑容的质朴面庞时,画家又在表现上融入了西方素描所遵循的透视规律,使人物的细腻情感透过精准的面部刻画呈现出来。整件作品色彩明丽雅致,兼具东西方艺术之长,同时反映出创作者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
《彝族老石匠》《藏族汉子》《大凉山的母亲》皆为全身肖像作品。吴宪生以简洁的背景描绘凸显人物形象,在塑造人物皮肤质感时创造性地在中国画传统用色中融入丙烯颜料,使其呈现出铜铸般的厚重感。而在衣饰处理上,画家将写意笔法与重墨、重彩相结合,既准确表现出形体结构又不乏虚实相生的节奏变化。这些作品生动体现出吴宪生在创作中所践行的“三个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笔墨与色彩相结合,写意与写实相结合。
“作为一名人物画家,必须下功夫去了解人、研究人,只有把人画‘活’了,把人的精神世界表现出来,观者才能获得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审美的享受。”在对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不懈探索与实践中,吴宪生始终坚持严谨扎实的造型训练,坚持语言选择的多样性,坚持形式表达的新颖、现代,坚持风格表现的个性特征。这“四个坚持”也成为他的重要教学理念。
“与古人相比,现代人的生活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牛仔裤怎么刻画?羽绒服怎么处理?甚至宇航服怎么表现?古人的作品并不会告诉我们,面对都市题材、工业题材等更是如此,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找寻新的表现方法和语言,并在此过程中让自我风格逐渐成形。”这是吴宪生对学生们的谆谆教诲。纵观此次展览,我们不仅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扎实的造型能力、极富个性的笔墨语言,还有那些为适应纷繁题材而创造出的多样技法和新颖形式。
数十年来,吴宪生以浩荡之胸怀、炽热之情感笃定地走在中国人物画创作之路上,历经千锤百炼而初心不改。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所说,他像一位求索于艺术征途的行者,迎来了“人艺俱老”的化境,可盼可期。
(本报记者 荣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