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春分不调养,疾病缠上你!春分养生记住“五忌五宜”,健康一整年! 环球最资讯

2023-03-21 08:50:15

来源: 北青网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我们对身体进行保养,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的好时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月21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春分的“分”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不仅平分了春季,而且还平分了昼夜,全球各地在这天昼夜几乎等长,各为12小时。春分,也是一年里最“中正”的节气,阴阳平衡,也是一年中调养身体的好时机!

健康时报 图

春分调养身体的好时机!老话讲,“春分不养生,来年把病生”——确实,春是万物复苏的最佳时机,同时更是人们养生的起点。在这个时节,养好身体,才能扛得住各种病痛,让一整年都平安、健康。《黄帝内经》中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生讲究顺应四时季节的变化进行调养。正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生发的季节,阳气逐渐生发、生长。春天需要根据阳气的变化规律进行调养,重在养阳、养生。春分养生贵在“平衡”。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医师郭茗2022年接受扬子晚报采访时提醒,在春分节气的养生上,要注意“阴阳平衡”的原则。春分时在膳食的搭配上要尽量做到多样化。另一方面,春季肝气旺盛,加上春分时节雨水渐多,湿气渐增,易损伤脾胃,因此在食物的选择上应做到“减酸增甘”及“健脾化湿”,也就是要多吃甘味、健脾的食物,如大枣、薏薏米、芡实等。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做到心平气和,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安养神气,与春分时节的“阴阳平衡”特点相适应,切忌大喜大悲、情绪波动剧烈。

春分养生记住“五忌五宜”【五忌】一忌:忌食大寒大热上海瑞金康复医院营养室营养师徐丁婷在上海黄浦刊文介绍,春分养生忌食大寒大热的食物。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且不宜食用过于肥腻的汤品。二忌:忌食酸性食物春季肝气旺、脾气弱,脾虚易致疲乏、四肢无力等。此时当多吃甘平补脾之食物,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酸伤肝”,要尽量少吃酸性食物。天津中医一附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孙庆2022年在接受保健时报采访时建议,春分饮食上要“以平为期”,保持寒热均衡。

春天肝气旺可伤脾,因此应多食甘味的食物,如大枣、糯米、菠菜、荠菜、百合、银耳等,少食酸味的食物,如番茄、柠檬、橘子等。三忌:情绪大喜大悲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2022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指出,春分后白昼增长,人们活动增加,易有春困的感觉,加之人体阳气随着自然界的升发而波动,影响肝气的条达畅快,易出现情绪不稳定,也就是春躁。这时候,我们要多出门走走,比如做做活动,与好友结伴郊游,接触大自然,保持身心平衡,切忌大喜大悲,这样会不利于肝气的疏泄。

如果我们多做户外活动,就能顺应阳气升发,使肝气顺畅,这一年就能平安顺遂。此时,可以通过早睡早起,调整运动量来改善,饮食方面要多吃些绿叶蔬菜,适当喝些玫瑰花或菊花茶,以疏肝解郁或疏散风热,提振精神。四忌:忌熬夜和晚睡“在这个时期就医的失眠患者依然很多。”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彭康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解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许多疾病发作的季节,中医称之为“二至病”和“二分病”。在季节变化的节点,日照、气候变化会影响人体内分泌代谢,一些体弱或有基础疾病的人尤其敏感,也更容易诱发或加重睡眠障碍。特别是一些体虚阳气不足或肝郁阳气瘀滞的患者,现代医学认为脑供血不足的患者,由于春天阳气升发,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脑部供血可能更显不足,加重睡眠障碍。因此,此时建议大家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和晚睡。

五忌:忌久坐不运动张伯礼院士强调,春分后气候转暖,阳光和煦时要根据自身情况增加室外运动,爬山、散步都是不错的选择。像八段锦、易筋经等功法简单易学,又不受空间限制,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在室内也可以施行。

总之,伸动肢体的活动要多做,有益于气机疏泄。【五宜】一宜:穿衣宜再捂一捂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李定文介绍,在这段时间里,要千万做好防风的准备。

1. 捂头颈上身全暖和。春捂时第一个需要保暖的地方就是头颈,这样可避免因头颈受风寒带来的不适,如头痛、头晕、颈肩胀痛或感冒、气管炎等。外出时可戴帽子或系一条围巾,不宜过早穿低领或V字领上衣。

2. 捂手腕心脏舒服。春捂时第二个需要保暖的地方就是手腕,因为手腕上有我们心经对应的神门穴,按照中医的理论来说,我们体内的元气循环会在神门穴经过、停留。如果元气循环得顺畅,身体就好。所以说让神门穴保暖就能让我们的心脏更加健康。七分袖与九分袖的衣服这个时期最好不要穿着,尤其是老人,外出活动时尽量在外套里穿一件袖口能达到拇指根部的长袖毛衣,或是戴上一副筒儿稍微长点的手套。

3. 捂腰腹下肢不麻木。第三个需要保暖的地方就是腰腹,这是因为人的阳气以肾为本,肾居于我们的腰腹部,那么一旦有风寒侵入人体,肾中的阳气就会被困于下部,我们腰部以下的循环就会受到影响,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下肢麻木,疼痛、腰膝酸软等问题。

4. 捂小腿脑袋不痛苦。最后需要保暖的地方是我们的小腿,尤其是小腿外侧,这里也是保护阳气的地方,有些人在寒冷的天气里会出现头痛等症状,正如老话所讲“寒从脚起”所以“春捂”宜下厚上薄。二宜:饮食宜清补平淡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介绍,在饮食上要“清补平淡”。此时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可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宜多吃的食物包括:瘦肉、鸡肉、鸡蛋、春笋、菠菜、芹菜、牛奶等。初春肝气盛易伤脾,适量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可以养脾,最好做些大枣粥、山药粥等食用。三宜:饮水宜勤防上火初春也是容易“上火”的季节,如遇上少雨干旱,体质更易偏燥。此时最好能晨起一杯水。

饮水可帮助排除毒素,还能维持皮肤、黏膜的完整性,构成抵御感染的屏障。喝水首选白开水,晨起空腹喝点蜂蜜水也不错,可以帮助排便,清除废物。另外,像绿茶、玫瑰花茶、菊花茶等清肝饮品,可以去火、清脂,也可酌情多喝一些。

推荐茶饮:

1. 白芍菊花茶

材料:白芍9克、菊花6克。

做法:菊花白芍洗净,放入养生壶中,加适量清水,加热 煮沸5分钟后即可饮用,或放入带盖的茶杯中,加入滚开 水200毫升~300毫升,加盖焖5~10分钟后饮用。

功效:疏散风热、养肝明目、平肝潜阳、降血压。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头痛、目赤、视 物模糊,血压升高等。

2.佛手三七茶

材料:佛手花6克、玫瑰花6克、菊花6克、枸杞6克、石斛6克.

做法:加入开水500毫升,泡茶饮,日一剂。

功效:疏肝理气,养肝明目。适用于情志不畅,夜间睡眠差,眼干眼花,视物模糊之人饮用。

3. 桑树二宝茶

材料:桑椹9克(鲜桑椹用18克)、桑叶6克。

做法:将桑椹、桑叶洗干净,放入养生壶中,加适量清 水,加热煮沸5分钟后即可饮用,或放入带盖的茶杯中, 加入滚开水200毫升~300毫升,加盖焖5~10分钟后饮用。

功效:具有滋补肝肾、养血疏风明目之功。

四宜:春分养生勤梳头养生应顺乎阳气生发之性,要适应自然界万物始生的特点。“头为诸阳之会”,就是说头部是人体各阳经汇集之处,按摩头部腧穴利于阳气的生发,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梳头可以用五指微微张开,从前头向后头至颈部,梳理的时候对于重要穴位可按摩,比如常用的保健穴位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在两耳尖连线的中点,按摩此穴可以调节全身诸阳气、温经通络。

《养生论》记载:“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告诉我们每天梳头要持续一定的时间,每天梳头百余次可以起到通经络、调气和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五宜:春分养生多泡脚每晚睡前用温度适宜的热水泡脚,对于疏通经络、缓解疲劳有很大帮助。泡脚时可加一小撮盐,这利于行气血、通经脉,祛风除湿,尤其适用于湿偏重之人。每次泡脚时间把握在15~20分钟,泡完脚后配合足底涌泉穴按摩则效果更佳。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按摩此穴能达到交通心肾、安心神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或感觉异常的患者要注意水的温度,以免烫伤。

(健康时报)

关键词:

最新新闻
回顶部